课程简介
电子测量与检测技术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陆军)/飞机电子设备维修(海军)/飞机电子设备维修(空军)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设置对应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士官职业岗位面向中的特设员等岗位群。培养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和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主要包含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信号发生器、 电子计数器、电子电压表、电子示波器、扫频测量仪等仪器仪表的应用、参数的测量及测量方案制定等内容。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与应用、数字电子技术与应用等,后续课程为传感器技术与应用、高频电子技术应用等。
课程目录
-
课程介绍
-
课程前缀~电子测量基础与测量误差
-
模块一~电子产品维修过程中的检测技术
-
模块二~电子产品组装过程中的检测技术
-
模块三~电气线路测试技术
-
模块四~电子产品频域与数据域测试
课程标准
《电子测量与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理实一体化)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电子测量与检测技术
2. 课程代码:521015
3.课程学时:48学时
4.课程学分:4学分
5.课程类型:理实+实践(B)
6. 适用专业:飞机电子设备维修,应用电子技术
7.开设学期:第3学期
8.课程归属:航空电子设备维修学院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
9执笔人:练斌
10.审核人:谢佳君
11. 制(修)订时间:2020年3月4日制订;
2020年3月4日第一次修订。
2022年8月22日第二次修订。
2023年8月23日第三次修订
2024年9月4日第四次修订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电子测量与检测技术》是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设置对应于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群)职业岗位面向中的电子测量、电子仪器设备生产、调试、维护、管理等岗位(群),培养学生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能力、测量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能力等,主要包含电子测量技术的基本知识、常用电子测量设备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电子示波器等应用、参数的测量及测量方案制定方法、测量误差分析等内容,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及应用》、《数字电子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后续课程为《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等专业核心课程。
2.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各类常规电子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维护,测量数据的应用处理等知识,具备自主选择测量仪器进行电子产品组装,调试,维修的能力。培养自主钻研的学习习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等职业素养,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知识;
(2)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原理;
(3)掌握电子产品在装配,维修,调试过程的测量知识、测量原理和测量流程。
(4)掌握电气线路测试仪器的使用
2.能力(技能)目标
(1)能利用手册或网络获得相关信息具有查阅资料和学习能力;
(2)能规范操作完成检测,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和设备;
(3)能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
(4)能够对常用测量仪器简单故障进行排除;
(5)能运用仪器设备进行元器件参数的测量及电路参数测量;
(6)能够正确选择测量方案;
(7)具有技术资料收集整理能力、测量相关技术文档撰写能力;
(8)能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精度等的评价。
3.素质目标
(1)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具备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
(3)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具备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乐于创业的“双创”精神;
(5)具备规范操作习惯,遵从操作工艺准则,养成6S的职业素养;
(6)具有安全用电、爱护工具、保护环境等良好习惯。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围绕工作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要求,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学习偏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打破传统电子测量与检测技术课程体系,进行课程知识的解构与重构,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通过教学内容重构,使电子测量与检测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虚拟仿真、实践技能得到有机的融合,并将思政元素,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有机融入任务实施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仿真演练、实践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内容与要求见表1。
表1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 模块/项目 | 教学目标 | 任务及主要内容 | 学时 |
1 | 项目一 元件检测技术 | 知识目标: 1.掌握模拟/数字万用表对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测量方法和性能判定方法; 2.掌握R、L、C元器件参数的精确测量方法; 3.掌握半导体器件的测量方法; 4.掌握电子元器件参数测量数据记录方法。 能力(技能)目标: 1.能使用模拟/数字万用表进行电子元器件测量; 2.能使用数字电桥对RLC进行精准测量; 3.利用测试技术提高装配合格率。 素质目标: 1.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具备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 3.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学习任务: 1.万用表的电子元器件测量学习 2.电桥使用学习 3.晶体管图示仪使用学习 4.电子产品装配测试 主要内容: 1.利用电桥测量电阻值、电容值、电感值、阻抗值 2.利用晶体管图示仪测量二极管、三极管输入、输出特性 3.利用模拟/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电路连通性,元件好坏判定。 4.利用分布组装测试,短路测试等方法提高装配直通率。 | 8 |
2 | 项目二 电子产品维修过程的检测技术 | 知识目标: 1.掌握万用表电压、电流测量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4.掌握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 能力(技能)目标: 1.能正确完成万用表交直流电压电流档的选用、选档和读数; 2.能进行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调整及线路连接; 3.能正确使用信号发生器; 4.能正确使用数字示波器; 5.具有电子产品的基本测试能力。 素质目标: 1.具备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 2.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备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乐于创业的“双创”精神; 4.具备规范操作习惯,遵从操作工艺准则,养成6S的职业素养; 5.具有安全用电、爱护工具、保护环境等良好习惯。 | 学习任务: 1.模拟万用表的使用 2.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3.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 4.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5.数字示波器的使用 主要内容: 1.模拟/数字万用表的交直流电压测量方法 2.模拟/数字万用表交直流电流测量方法 3.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及输出电压电流调整方法 4.信号发生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5.数字示波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6.电子产品测量数据读取、处理及判定 | 28 |
3 | 项目三 电气线路检测技术 | 知识目标: 1.掌握电气产品电流及绝缘电阻测量方法; 2了解兆欧表工作原理、掌握兆欧表使用方法; 3.了解钳形电流表工作原理、掌握钳形电流表使用方法; 4.了解功率表工作原理、掌握功率表使用方法。 能力(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兆欧表; 2.能正确使用钳形表; 3.能正确使用功率表。 素质目标: 1.具备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 2.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备勤于思考、勇于创新、乐于创业的“双创”精神; 4.具备规范操作习惯,遵从操作工艺准则,养成6S的职业素养; 5.具有安全用电、爱护工具、保护环境等良好习惯。 | 学习任务: 1.兆欧表使用学习 2.钳形表使用学习 3.功率表使用学习 主要内容: 1.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方法 2.利用钳形表测量交流电流方法 3.利用功率表测量三相电动机功率方法 4.电子产品测量数据读取、处理及判定 | 8 |
4 | 项目四 电子设备的频域数据测量 | 知识目标: 1.了解扫频仪工作原理; 2.掌握扫频仪测量使用方法; 3.掌握电子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4.了解逻辑分析仪的功能掌握逻辑分析仪的使用方法。 能力(技能)目标: 1.能正确使用扫频仪; 2.能正确使用电子计数器; 3.能正确分析逻辑分析仪测量结果。 素质目标: 1.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2.具备踏实肯干、勤学好问、爱岗敬业的劳模精神; 3.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学习任务: 1.扫频仪使用学习 2.电子计数器的运用学习 3.逻辑分析仪使用学习 主要内容: 1频率特性测量 2.电子计数器与逻辑分析仪应用 3.电子设备频域测量数据读取、处理及判定 | 4 |
合 计 | 48 |
五、课程实施与保障
1.教学组织实施建议
(1)课程教学实施主要采用“项目(任务)驱动” 结合理论讲授的形式,教学过程遵循“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注重 “教”与“学”的互动。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紧密结合,教师起到引导、咨询及示范作用,学生以主动学习为主。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同时得到提高;
(3)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实训条件,多媒体、实训车间、计算机机房及仿真软件等,有机结合、高效运作。
2.教学条件保障
(1)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智慧教室,专业教室配备有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校园WiFi全面覆盖,并实施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满足理论教学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2)学校现有模拟电子实训室,数字电子实训室,电工实训室等均可开展本课程理实一体的教学,各实训室工位均在48以上,满足学习的需求。
(3)各实训室均配备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测试仪器12台套以上,可满足班级分组测试实操的需求。
六.课程考核与评价
(1)教学评价原则
①突出过程评价,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在每个仪器学习完成时就应进行课内评价。
②项目评价时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技能与作业态度相结合、平时特别抽查与操作相结合,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包含情感指标、职业素养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③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分两部分进行评价,采取期末理论与平时实践项目分别进行、综合计算的考核方法。
(2)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见表2。
表2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序号 | 考核类型 | 考核项目 | 权重 |
1 | 技能考核 | 实践项目 | 60% |
2 | 理论考核 | 课内组织的理论考核 | 20% |
3 | 学习态度 | 课堂表现/考勤等 | 20% |
合 计 | 100 |
2) 技能考核内容及权重比例见表3
表3 技能考核内容及权重比例
序号 | 项目 | 考核内容 | 权重 |
1 | 电子产品装配过程的检测技术 | 1.万用表的使用 2.电桥的使用 3.晶体管图示仪的使用 | 30% |
2 | 电子产品维修过程的检测技术 | 1.模拟万用表的使用 2.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3.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 4.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5.数字示波器的使用 | 40% |
3 | 电气线路检测技术 | 1.兆欧表的使用 2.钳形表的使用 3.功率表的使用 | 20% |
4 | 电子设备的频域与数据域测量 | 1.扫频仪的使用 2.电子计数器的使用 3.逻辑分析仪的使用 | 10% |
合计 | 100% |
3) 理论考核内容及权重比例见表4。
表4 理论考核内容及权重比例
序号 | 项目 | 考核内容 | 权重 |
1 | 电子产品装配过程的检测技术 | 1.万用表的基本功能及选择和使用 2.电桥的基本功能及选择和使用 3.晶体管图示仪的基本功能及选择和使用 4.电子元器件测量数据读取、处理及判定方法 | 30% |
2 | 电子产品维修过程的检测技术 | 1.模拟万用表的基本功能及选择和使用。 2.数字万用表的基本功能及选择和使用。 3.直流稳压电源的基本功能及选择和使用。 4.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功能及选择和使用。 5.数字示波器的基本功能及选择和使用。 6.电子产品测量数据读取、处理及判定方法 | 40% |
3 | 电气线路检测技术 | 1.兆欧表的基本功能及选择和使用 2.钳形表的基本功能及选择和使用 3.功率表的基本功能及选择和使用 4.电气产品测量数据读取、处理及判定方法 | 20% |
4 | 电子设备的频域与数据域测量 | 1.扫频仪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 2.电子计数器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 3.逻辑分析仪的基本功能与使用方法 4.电子设备频域测量数据读取、处理及判定 | 10% |
合计 | 100% |
3.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授课视频,在微知库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资源共享、学习训练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根据本课程的具体特点,建设适应本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文字教材、仿真项目库、实训项目库、案例库、电子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
(3)积极利用各种手册、练习册、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等资源,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拓展。
六、其他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三年制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飞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